close
這篇文章裡的專家,是雪人讀大學時的指導教授,話說王教授的主要專長是食品科學。
不知是哪個環節出錯,雪人讀起來總覺得有些彆扭。
今天就來幫大家【補充】+【整理】成易懂、好讀的條列式文章吧!
#健康文章落落長雪人幫你抓重點
#健康迷思一秒破
#思辨營養學
#蛋白質補充上限
#這不是打臉文!!!
1.人體基礎代謝率在25、30歲後,會隨著年齡逐步降低有關,是非常自然的現象。
2.吃下肚的多餘熱量沒被身體消耗,便會以脂肪的形態儲存於體內,故培養規律的體能活動,能有效幫助活化細胞促進新陳代謝。
3.避免富含精緻糖、油炸烹調的垃圾食物。
4.三餐分配會因個人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有所不同,無需執著仿效特定模式。
5.每個人對飽足感的定義容易陷入主觀模糊,若能諮詢相關專業人士做個別化的確認調整更好。
6.適度的肌力訓練,並正確補充蛋白質。
蛋白質補充上限迷思看這邊 ↓
想跟著雪人持續練習【畫重點】、【破迷思】?別忘了,【上方關注】+【左邊訂閱】/雪人爆報/!
落落長彆扭文在這邊↓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